家 鄉 的 古 井
2017-08-07 17:10:04??來源:建陽報 責任編輯:建陽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|
分享到:
|
我的一位朋友告訴我,我家鄉的古井被列入“全國文物普查”的范圍。這又讓我想起了家鄉的古井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鄉,家鄉總有最讓人難忘的東西,對于我來說,家鄉最讓我難忘的還是那口百年古井。 我的家鄉在莒口鎮東北部的一個小山村——長埂村。它地處西山東麓,丘陵谷地,四周群山環繞,青山吐翠。昔時有石砌長達200米溪埂作為交通要道而得名,村舍聚落成線狀沿河延伸。 別看它是個不起眼的小山村,村頭的那座石拱橋——化龍橋與南宋著名的理學家、教育家朱熹有著一段故事。站在村口往北看可看到云谷山,往西看可看到西山,這兩座大山分別是朱熹與蔡元定著書講學的地方。 家鄉的古井開掘于清朝同治元年(1862年),古井的井欄邊鐫刻著“靜深有本,地液流甘”、“同治元年桂月鑿”等字樣,字體氣勢磅礴,蒼勁有力,至今清晰可見。古井水甘冽爽口,久雨不溢,久旱不涸,至今家鄉的父老鄉親仍在飲用,我也是喝著這口古井的水長大的。 清澈見底的古井水就像母親用乳汁養育自己的孩子一樣,養育了世世代代的家鄉人。 初春,井沿里的苔蘚在井水的滋潤下變得蒼翠碧綠,家鄉的父老們將它取下來做中草藥,幾條鮮紅的小魚在古井里追逐嬉戲,給古井增添了幾分靈氣;盛夏時節,家鄉的人們到田間勞動,經過古井邊,都要裝滿一壺壺的古井水,那是勞動口渴時的瓊漿;秋冬時節,古井水從不干涸,它仍以恰當的溫度溫暖著每一位用水者。 就這樣,古井日復一日地流淌著清澈的水質,年復一年地為故鄉的父老鄉親們默默奉獻。 家鄉變了,泥濘的馬路變成了寬闊的水泥路,家鄉的父老鄉親們的房子變寬敞了、變漂亮了,他們臉上總是洋溢著喜悅的歡笑…… 然而,家鄉的父老鄉親們還是愛喝那口古井里的井水。(陳建平) |
相關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