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畬周氏家祠
2017-04-17 15:28:35??來源:建陽報 責任編輯:建陽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|
分享到:
|
后畬“周氏家祠”始建于清初,后改為小學校,八十年代被拆除,唯留下“理學淵源”牌坊屹立于風雨中?,F今在后畬周氏有識之士的倡議下,通過全族人的努力,重建了祠堂,成立了“周敦頤紀念館”并于今年清明節恢復傳統的祭祖活動,在先祖周敦頤誕生一千周年之際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。 原后畬“周氏家祠”規模龐大,占地約四畝,建筑面積約一千平方米。前有下轎拴馬的場地,后有花圃涼亭。堂內有戲臺、書齋、議事室、休閑室、膳廳、廚房、陳列室、大廳廊坊等,全堂系木質結構。地鋪花崗巖石板,大方塊磨磚。梁閣雕龍畫鳳,可謂富麗堂皇。 周氏家祠是周氏族人的活動中心。族人議事、娛樂、休閑、讀書等活動都在此。祠堂每年請戲班演戲,一演就一兩個月,看戲是免費的,開支由祠堂支付。每年正月初一到元宵是祠堂最熱鬧的時節,大人們在此拖“車馬炮”紙牌、“跳猴”,小孩子在此踢雞毛球、滾銅板。元宵一過,鬧場冷卻,只留下朗朗的讀書聲。夏天,祠堂是個納涼的好地方,中午或下午石板上躺滿了打赤膊扇蒲扇的大人。小孩也愛去玩,不睡覺,只是去戲鬧。 每年正月初一和清明節全族人都要去祠堂祭祖。年初一祭祖叫拜“祖宗年”,每人三叩首后可以領賞到二個紅桔一個雞蛋。清明節的祭祖規模最大,要大辦宴席幾十桌,周氏族人全家出動,免費享用。輪到“祭田”的“頭首”負責祭掃老祖宗的墓。 “周氏家祠”負責撰修家譜,定三十年修一次,每次耗時三年以上。家譜是宗族的“綱領”。它記載了周氏的源流,后畬周氏是來自“愛蓮堂”俊公支派,記載自周敦頤之孫俊公傳到現在第三十六代的系圖和傳記。并大幅記載了周敦頤所有的歷史資料。 “周氏家祠”設立了“祭田”制。所謂“祭田”就是祖先留下一筆田產讓后代子孫輪流耕種或出租,所得收益除一部份作公益事業外,均歸個人收入。后畬周氏分孟、仲、季三房,每房的祖宗都留幾十畝田地作為“祭田”。 周氏家祠設立“書丁”制。所謂“書丁”就是助學金和獎學金。所有周氏族人的孩子都得讀書,免費入學。學堂設在祠堂的書齋里,老師的聘用經費由祠堂的公益費開支。教育是后畬周氏最為重視最突出的地方。周氏族人老的、少的、男的、女的都懂文識字。在清朝時期,從太學生到進士功名者共107人;在國民政府時期有中將2名,中央財政部官員一名,還有一家3名教授1名院士??芍^人才輩出。 周氏家祠制訂了族規、族訓、族禁。它是以論理常綱之道制定家庭成員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。如其“忠”、“孝”、“節”、“義”、“禮”、“名份”的規定,關于修身、齊家、敦本、和親之道,關于“職業當勤”、“持家節儉”、“尊長愛幼”、“尊師重教”、“濟貧救災”等規定,充分反映對族民的教化功能。 周氏家祠實行族長制。族長不是選舉產生,而是由輩份最高、年齡最大的擔任族長,族長受到全族人的尊重,擔負監督族人履行族規、族訓的情況,凡族中出現紛爭或違規行為者,族長有權進行責問和調解。較大事件,族長可召集各房有名望長者共同商議定奪,予以解決。 周氏家祠實行字派輩份制。自編家譜起實行字派制,目前采用的是:相、君、在、學、永、世、宜、文、用、力、正、大十二個字,最高字派是相,最小字派是大?,F今已傳到三十六代的力字派。 周氏家祠成立基金會,賑濟了貧窮、勉勵了上進,它使后畬周氏族人內部產生經久不衰的凝聚力、親和力、向心力。如今更是敞開祠堂大門讓村民們舉辦宴席、開展活動,舊祠堂煥發出新的生機。(周鐘) |
相關閱讀: